【干货】Amazon平台卖家如何防范跟卖以及被跟卖后如何处理
2023-05-04 13:17:43
做Amazon平台的卖家,大多数都会遇到跟卖的问题,自己辛苦建立的listing,被跟卖的抢购物车,从而开始打价格战,很是头疼。但只要Amazon没有禁止跟卖,那么跟卖就会是卖家避免不了的话题。
跟卖常见手法:
· 低价抢购物车
· 获取listing编辑权
· 篡改商品图片和描述
· 还有些跟卖的卖家会在半夜跟卖,凌晨开始跟卖到第二天七八点下架
一.作为亚马逊的卖家,要如何保护自己的listing,防止跟卖呢?· 注册商标
· 在亚马逊平台品牌备案
· 产品获得GCID
· 图片上要体现出LOGO和包装
· 搭配特殊冷门产品
有些卖家很多产品都是中性的,其实大家在上传产品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包装和LOGO显示上,一个简单的PE袋和P上去的LOGO,都会避开一部分跟卖者。
二.作为亚马逊的卖家,如何赶走跟卖呢?1.给跟卖者写警告信
写警告信对付一般的新手跟卖还是有些效果的,但是对上经验丰富的跟卖者就没用了。
2.Test buy 警告信
警告信里写明已经Test buy 并写出Order ID,警告信里加上你的测试单号,更有说服力写。
3.从 Amazon 后台投诉
Contact Seller Support 开 case 投诉,Report a violation,亚马逊后台地址:
http://www.amazon.com/gp/help/reports/contact-us
4、举报
对于那些无视警告的跟卖者,举报他!向亚马逊举报跟卖有三种:
一种是在后台seller support 里开case投诉,举报的时候,需要填写一下信息,产品的ASIN,跟卖者的Seller Name或者Seller ID。以及详细的信息来阐述跟卖者产品和你的不同之处。
还有一种举报就是以权利人的身份来举报跟卖,以权利人的身份向 Amazon 投诉跟卖卖家侵权,从 Amazon 后台进入 Report Infringement ,后台地址:
https://www.amazon.com/gp/help/reports/infringement
最后一种是以买家的身份向亚马逊投诉跟卖者货不对版,举报地址:http://www.amazon.com/gp/help/reports/contact-us
三.如何在亚马逊平台备案如果你已经注册了商标,哪怕商标还没有下来,只要有回执,就可以在亚马逊上备案了。备案需要的准备:
· 注册商标的回执(注:讨论环节有群友认为备案不需要商标,至少美国如此)
· 建立自己的品牌网站
· 产品实拍图片,产品上要有品牌LOGO,PS上去也可以
· 产品外包装图片,外包装上要有品牌LOGO
· 在亚马逊后台申请备案
很多人对亚马逊备案的网站要求不是很清楚,可以参考下面:
使用以商标名称为域名的网站(若是域名被其他行业商家注册了,可在名称后加数字或字母再注册域名)
网站内要有企业品牌的相关介绍,且展现的公司描述、地址、联系电话、邮箱等信息要与亚马逊账号的后台预留信息一致;
网站内的产品标题需要以品牌名作为开头
产品要有标价,有购物按钮及结算功能;
网站要有企业邮箱,要以网站域名为后缀,http://www.ABC.site/ 的企业邮箱就是info@ABC.site
曹光耀SEO朋友圈群友补充:那个品牌网站,建立起来之后,一定要找人运营一段时间,让它看起来像正常普通的购物网站,图片PS痕迹不要太多,否则亚马逊这边会不予通过备案。
问:有专业跟卖团队直接威胁我们说,他几百个账号,你搞我我就搞死你。这个怎么解?
答:预防为主。备案后品牌有一定几率被亚马逊锁定,亚马逊会特别保护你,锁定后无法跟卖。
问:一个品牌,我有两个店在售,两个店都要备案么
答:可以一个自己备案,一个授权备案
问:备案的缺点
答: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随便改listing包括你自己
问:备案是否能直接防止跟卖?
答:备案不能直接防止跟卖,亚马逊本身不阻止跟买的,为了让客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
问:在一个店备案成功,我另一个店卖这个品牌,还要upc么
答:需要
曹光耀SEO朋友圈群友提供的小技巧:1.准备一张中国银行或者其他银行信用卡的虚拟卡,必须是双币卡可以消费外币,最好把额度用的快完。然后设置单笔消费限额为很低,比如10元人民币。
2.注册个买家账号,绑定这张虚拟卡。
3.找到被跟卖的listing,找准跟卖的卖家下单,数量填写对方的库存数量,使用虚拟信用卡付
款,付款金额要大于我们虚拟信用卡设置的单笔最大消费限额,目的就是不让扣款顺利成功。
如果对方库存写的太多,一次买不完,多下几单,直到买光对方库存。
4.查看前台,跟卖者消失,完胜!
5.这个时候跟卖者后台看到的订单是pending状态,而你的信用卡也是扣不到钱的,黑五过后取消订单即可。
原理:亚马逊支付通道的一个小bug和银行信用卡支付的一个小bug,导致这样的结果,有可能很快会被亚马逊处理封闭这个漏洞。